智净北仑——中环洁塑造城市洁净新标杆

选择字体:[ - - ] 来源: 展览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5 18:15:20 访问量:

PART 01

主展案例简介

展位号C01

中环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宁波市北仑区实施的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覆盖新碶、大碶、霞浦三个街道,作业面积达1377.1万平方米,日处理垃圾660余吨。自2021年7月启动,项目通过数字化管理,整合环卫系统数据平台,实现智慧环卫“一网统管”。项目采用AI图像识别和积尘检测技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提升环境管理效率。中环洁提供的全周期系统运营解决方案,促进了北仑环卫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宁波打造文明典范城市,项目成效显著,获得多项荣誉和媒体报道。

主展案例背景

环卫数字化新篇章宁波市北仑区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是中环洁进驻浙江省的首个亿级项目(年总合同额为1.8亿),负责北仑区新碶、大碶、霞浦三个街道的城乡环境一体化服务,作业面积约1377.1万平方米,日收运垃圾660余吨。随着城市管理改革落地见效,北仑区开始在数字化上下功夫,以数字化带动公共服务升级,引领公共服务走向数字化、数治化。中环洁将原有的四个环卫系统数据平台进行有机整合,进行一体化运营管理,对环卫工作所涉及到的人、车等重要要素进行全过程实时闭环管理,并与市级政务服务和监管平台对接,共享数据,实现了管理要素一张图,监管过程一张网的智慧环卫“一网统管”的新格局。同时,通过数字化监管手段,升级智慧环卫可视化平台为政府监管服务平台,结合当地实际,依托数字化改革体系,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建立多元共治的“发现、协调、处置、执法、监督、评价”全链条闭环处置机制,推进跨平台案件交办、闭环处置,实现城市运行管理问题全过程数字化、全场景智能化、全流程可视化监管。中环洁为项目提供覆盖项目全周期的系统运营解决方案促进北仑环卫产业数字化转型,搭建城市道路洁净度平台,试点并落地了基于数字化质量评价标准的城市洁净服务模式——“洁净指数”智能监管解决方案,助力宁波打造文明典范城市。通过促进城市管理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开展“互联网+城市管理”工作,北仑区逐步实现了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

项目简介

1.业主单位

中环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项目区域特征

宁波市北仑区新碶、大碶、霞浦三个街道的城乡环境一体化服务。作业面积约1377.1万平方米,日收运垃圾660余吨。

3.实施时间

2021年7月15日-2029年7月14日

4.项目周期

目前项目运行良好

更新内容介绍

智净北仑

一、平台介绍

城市道路洁净度平台借助先进的AI图像识别污染物检测和积尘检测技术,实现对城市道路积尘和道路污染物数据采集,并通过数据化平台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污染画像。基于数字化监测和质量评价引擎,建立全域监测、全程量化、全链协同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提升环境管理的评价效果和响应效率,实现城市道路质量管理的数治化。

城市道路洁净度平台应用环境智能巡检走航技术,通过积尘检测及AI污染物识别技术,对城市道路的洁净度从诊断定级、作业评价到质量监管一气呵成,客观、实时、全面、高效,彻底解决过去发现问题靠经验、质量检测以点带面的缺陷。使政府对城市道路的“洁净”度有了更加精准客观的衡量标准,为城市环境改善和治理找到全新的途径。

二、创新亮点

显微镜+千里眼

环境智能巡检车搭载取证主机、显示屏、全景云台(AI识别)、 空气检测仪器、积尘检测主机、激光采集器、激光采集管等智能设备7件套,整合多种检测功能,将地面积尘、路面污染物、空气质量三方数据同步诊断、一车“拿捏”,与后台走航轨迹系统实时对接,按照积尘负荷数值划分道路污染等级,结合积尘及路面污染物3D时空图系统绘制污染地图,为城市快速画像,及时锁定重点污染路段。相对于传统检测法,环境智能巡检走航效率高、速度快,人为因素干扰小,可实时反馈道路污染情况,快速实现道路环境监测全域覆盖、动态数据精准掌握

裁判员+教练员

积尘检测给道路洁净度分别亮出蓝、黄、橙、红牌,AI识别将道路11类可见垃圾、污渍、垃圾桶满溢、道路裸土及占道施工等污染源场景尽收眼底,车顶检测仪将空气PM2.5、PM10数值同步上传。根据检测结果,后台指挥调度可以根据道路“洁净度”优化配置作业设备及频次,适时调整作业工艺及方案。以最佳人机协同、机械组合实现快速响应、有效提质的目标。使城市环境治理更加精准精细,更加智慧智能,杜绝无用功,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监管者与守护者

智能巡检走航技术能够在更短时间、更大范围内进行环境检测的数据积累,经过后台大数据分析,确定重点路段、掌握污染规律。对于自然降尘污染可根据季节变化随时调整作业方案,实现在不同自然条件下作业质量的稳定;对于非自然、人为、随发等污染情况,及时上传数据到政府智慧城市治理平台,配合政府监管执法部门针对非正常污染地段、污染源制定解决方案,通过文明劝导、源头监管和综合执法等手段,推动城市环境治理从事后被动作业向事前主动预防转型升级

三、应用成效

中环洁宁波项目集聚公司六大核心能力,在社区管理、资产经营、数字管理和空间管理四个公共服务领域持续发力,提供覆盖项目全周期的系统运营解决方案,追求品质服务,促进环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积尘检测技术,建立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城市道路“洁净指数”测评体系,助力宁波打造“最干净城市”、建设文明典范城市。中环洁进场北仑至今,百姓满意度调查达到95%以上,项目荣获2023年浙江省城市环境卫生突出集体等多项荣誉,同时参与制定地方标准,被《学习时报》、《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并予以报道。

为城市环境提供客观、全面、实时的评价标准与监管依据,通过数字技术和治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城市环境管理更加精准、有效、智慧,打造宜居、韧性,符合中国现代化数字生态文明的智慧城市。现在环境质量更好的北仑区已呈现在眼前,在这背后,是“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公共服务创新网络,让“数字城市”发展有了更多潜力,让创新的城市管理与智慧城市发展有了更多的“适配性”。目前,中环洁的城市道路洁净度平台环境智能巡检走航技术已在宁波之外的烟台、鹤山、沈阳、阳泉、郑州、大连等城市推广应用,成为多地打造“最干净城市”所依据的客观标准之一。同时,以该技术为核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道路积尘负荷检测操作规程》团标也已立项进入编制阶段。


PART 02

特色调研推荐


项目名称

中环洁黄山全域农村环境治理标杆项目

项目地点及业主单位

中环洁集团黄山项目

单场适合调研人数

20-50人

调研主题及主要内容描述

黄山项目是黄山市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新安江模式”(浙皖两省新安江-千岛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项目。黄山作为中国东南部最火爆的旅游城市,中环洁连续多年提供品质服务,助力黄山项目入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蝶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案例精选,全国政协、安徽省委省政府、中宣部等多次到项目实地考察,成为守护一方绿水青山,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示范项目

基本情况

黄山项目是全国环境治理范围最广、水陆一体的全域农村项目,2018年5月,中环洁中标该项目,服务范围覆盖黄山市乡村常住人口110多万,占全市人口的79%;覆盖地域面积91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95%;保洁区域涵盖100个乡镇的6450余个自然村落。

创新实践

为解决山多林密,村落、人口高度分散,传统的垃圾收转运模式以及原有的设施设备落后的问题,公司先后投资5.2亿元进行软硬件更替,取缔原有3万个露天垃圾池,建设5座中心转运站和34座移动转运站,投入各类密封收运车辆2674辆,专业打捞船只157艘,各类垃圾容器42万余个,建成全域覆盖、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不落地的收转运体系,在全面保障陆地环境卫生清洁的同时,有效控制垃圾流入河道,从源头保障新安江水面有效治理;投入运行自主创新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可视监管、高效智能调度;应用无人机无人船进行巡检及死角保洁;构建质效自驱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形成了“智慧化引领、系统化运营、品质化服务、社会化共建”的环境治理“黄山模式”

社会认可

项目连续三年被评为“环卫典型示范案例”、入选中央党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选案例《蝶变》一书;荣获住建部颁发“最美环卫集体”、“安徽省优秀环卫企业”、“黄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各级荣誉10余项,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数十家央媒多次对黄山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予以报道;2023年客户综合满意度100%。

参观及调研行程建议

建议参观时间为半天,主要交流全域农村环境治理。


PART 03

主题展厅推荐

中环洁数字化展示中心

展厅名称

中环洁数字化展示中心

展厅地点

沈阳市铁西区重工南街66号

展厅面积

展厅面积750平米 展示面积660平米

单场适合参观人数

30-50人

参观时长

30-50分钟

展示主题及主要内容描述

中环洁数字化展示中心整体面积为750平方米,展陈面积66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为行业历程馆,二层为品牌展示馆。一层包含中国环卫行业发展历程、城市公共服务发展变革、沈阳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国际卫生市场现状趋势等展区,为行业发展、产业升级、未来趋势提供参观研讨的场景与平台;二层分为勤奋、专业、温暖、科技、信赖五大展区,多角度展示中环洁集团近年快速发展与行业引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