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家庭 智享生活·专题采访(三)|如何有效打造城区立体化停车经济综合体
专题:智享生活 数字家庭联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
专访标题拟定方向: 智慧管控 打造城区立体化停车经济综合体
问题:
1-赣州之所以能打造市级的管理平台,基于什么基础(政府推进力度?经济活跃度?技术认知度?)。
赣州之所以能打造市级五区一体化管理平台主要是在以下三点,第一点,市政府非常重视,市里主管领导比较重视城市停车建设及数字经济发展,推进过程中多次亲自调度相关事项,在政府层面捋顺了很多体制机制相关的事项,并且明确了牵头及具体实施单位。第二点,由主管部门城管局牵头推动,制定整体落实计划及落实方案,为建设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文件保障;第三点,由国有平台公司赣州市政集团具体落实建设事项、筹措相关资金及实施落地,采用了停车行业内比较先进的建设思路,应用相对领先的技术措施,进行五区一体化联网建设,同时充分吸纳社会企业在行业、技术上的充足经验。
2-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的搭建一般具备多大体量的市场和特征比较适合投建?有哪些用户典型画像?
从行业及各地现状来看,全国绝大部分城市都需要进行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建设。从实际痛点及需求来看,根据不同城市体量及特征,同时考虑目前本地停车发展阶段,建设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建设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最终目的还是解决各地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从这个根本诉求出发,就需要从停车规划、建设、治理、运营、服务、管理等多个层面多管齐下,需要整体统筹考虑,但是根据城市体量及现状可分阶段进行建设,目前建设阶段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从基础建起,对于完成基础建设的地区,可以更多的考虑停车联网、综合治理、常态化监管、便民停车服务等角度进行升级,最终的目标还是实质上去解决各地的停车问题,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停车服务。
3-请对赣州案例提出的拉动地方经济联合运营的业态进行投入产出数据分析(有利于政府债综合考量)。
从停车业务场景考虑,城市停车的建设是一项需要持续投入的民生工程,所以需要在民生和收入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解决停车的民生问题,又要考虑持续性投入的保障。对于停车收费经营来说,本质目的并不是能盈利多少,而是综合考虑停车供需矛盾通过收费价格调控停车供需,同时能有一部分收入用于持续的停车建设的投入。除此之外,通过停车资源联网汇聚的数据及用户资源等,进行针对车辆、车主等相关车生活的运营,一方面可以放大停车资源资产价值,另一方面在服务于车主的同时,保障停车运营管理的长效性。具体的经营数据分析,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4-如何有效引入联网泊位的入驻,以及打造区域经济的场景生态(是否有自营的生态合作圈?)。
通过政府层面宣传引导、地推,详细介绍政策及发展趋势,介绍平台赋能优势、追缴优势、通行效率优势等,从赋能的角度提高停车场的运营效率增加车场侧收入来吸引停车场联网入驻。同时通过联网形成停车区域经济生态后,以更加市场化的生态模式推动当地停车相关生态运营企业及上下游服务商推广相关增值服务,甚至带动周边商业活力增强,门脸房出租率提升,商超人流增加,停车收入增加,形成正向循环。以此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生态。
5-请从数据获取、处理、分发、反馈、推送等多个环节角度,介绍一下智慧停车系统在数据流转过程中的路径。(发起一个需求,传输到哪些平台,根据需求分发到哪些平台,谁是监管角色,谁是生态获益方等等)。
城市停车监管、治理、服务、经营都需要以数据为基础,而基础业务数据获取源头在停车场经营方,从停车业务本身考虑,数据流向是从停车场经营方流量城市级停车管理平台,政府汇聚停车场数据后,一方面将数据公布给市民,为市民提供停车服务,另一方面将数据共享给相关公安、发改等相关部门作为政策决策的支撑,第三方面将数据进行脱敏等处理后联合生态运营方进行生态运营。停车数据以此产生服务、管理及运营价值。
6-在具体实施项目中是否有城际充电桩布局的相关思考?请简要阐述建设思路。
城际充电桩已经在建设实施,与停车平台统一搭建成停充一体化平台,在现有停车场、合作停车场及适合安装充电桩的场所布局充电业务。
7-在相关项目中是否引入了社区停车场?具体是如何统筹建设的?
停车场接入一般会按照先公共后专用,先经营车场后内部车场原则进行推进,目前赣州市已经在大力推动经营性公共停车场接入,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果,正在计划逐步接入社区停车场。已开展对全市社区统一摸排登记工作,计划下一步联合住建等相关部门推动社区停车场接入。
受访嘉宾|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政通是新型智慧城市核心应用与运营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以“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城市治理、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进程,以技术路径催生管理变革和服务模式创新,助力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
公司成立于2001年,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300075),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甲级测绘资质企业。公司总部位于北京,设有北京、武汉、长沙三大研发中心,在全国有29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22家分公司(办事处),10家参股公司,集团员工总数近万人。
公司致力于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城市管理精细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智能化、城市运营服务智慧化等核心业务领域。通过多年发展与积累,在全国500多个城市、1000多个县成功建设超过5000个数字化平台项目,服务人口数量超过5.5亿人,服务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70%。
免责声明:
专题文内所刊载的文/图素材均由相关行业机构及企业提供,并授权展览中心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所涉内容及相关数据严谨性由相关单位负责,第三方平台如需转载,请与我方接洽授权或注明出处,否则转载至其他平台所引起的版权及一切纠纷由第三方平台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