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家庭 智享生活·案例集锦(一)|丰富多元数字化应用,点亮数字家庭互联互通平台

选择字体:[ - - ] 来源: 展览中心 发布时间:2023-11-20 10:05:10 访问量:

政策引领

→ 政策解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要求加快发展数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质 (来源:《中国建设报》)

→ 政策解读|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既有住宅和社区设施数字化改造 (来源:《中国建设报》)

→ 政策解读|数字家庭享便捷 幸福生活在身边 (来源:《中国建设报》)


正文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城建展览展示中心立足于全面解析城市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的规划、管理、建设、运营的全流程经验,汇集了从城市到社区园区到家庭的多级平台建设经验及典型应用。如何应对城市布局中的数字家庭的建设,赋能区域经济,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提质增效,期待在展览中心为您带来更多的参考思路。

以下是新城建展览展示中心,创造性汇集的全国有关数字家庭联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项目方案,期待能为行业用户带来更多工作新思路、旧改新方法,汇总更多高效新经验。


数字家庭互联互通专业委员会

案例名称:张家港数字家庭建设试点项目

关键词:数字家庭基础平台、国家“新基建”、国密安全体系、智能家居互联互通

核心技术:

①用于设备、服务的互联互通技术;

②支撑住建行业安全加密技术。

案例介绍:

张家港是首批国家数字家庭19个试点城市之一。小菜巷小区建成2001年,共有502户房屋。以小菜巷为老旧改造试点样板,对40余户进行智能化改造工作,实现政务、智能家居、物业等相关服务的集成互联。在试点工作任务中,重点推进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1)数字家庭三大服务互联互通:构建张家港数字家庭融合基础设施,支撑政务服务、社会化专业服务和家居产品智能化服务在设备、服务、数据层面的互联互通。通过“今日张家港”掌上办事平台构建“数字家庭智慧生活”模块,为民众提供三大服务统一的入口,便捷民众生活。

2)数字家庭服务场景融合创新:多场景进行融合创新示范,为居民带来多跨联动、智慧便捷的数字家庭生活新体验。

3)数字家庭生态演进发展:构建数字家庭创新激励机制,引导社会力量不断进行数字家庭服务场景的融合创新,带动数字家庭产业生态、数字生态的演进发展。

通过智能化改造施工,共实现了以下两个建设目标:

1.)实现部署两个分级支撑平台,接入三大便民惠民服务,深化一项养老特色服务,打造N个高品质生活社区的目标。

2.)发挥引导企业参与,赋能产业发展,鼓励科技创新,优化引进人才待遇和生活环境的积极作用。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案例(一):西安社区康养智慧云平台项目

关键词:社区康养、养老

核心技术:物联网技术、微服务架构、ECharts图形可视化技术、智能呼叫、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

案例介绍:

西一路街道地处城区中心地带,社区老年人多,特别是活力老人居多,因此社区内养老需求较大,多元化需求较多。因此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按照“系统+服务+老人+终端”服务模式,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支撑,以智能终端和热线为纽带,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专业服务队伍和社会资源,重点打造以“呼叫救助、居家照料、健康服务、档案管理”为中心的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养老服务。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搭建系统平台,老人运用一系列智能设备(如老人机、腕表、无线传输的健康检测设备)实现与子女、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信息交互。老人不必住在养老院中被动接受服务,在家就可以挑选、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本项目的智慧养老平台支持老人信息管理,智能照护,智能穿戴,活动发布及老人小程序端展示,满足当下严重的养老需求并结合互联网+物联网+平台模式,打造西安市智慧养老标杆。

智慧养老云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构建智慧养老统一服务平台,提供实时、快捷、高效、物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实现个人和家庭需求、街道和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政府政策督导与调控、以及医疗、教育、活动等养老市场产业化发展的有效衔接和优化配置,推动养老服务智慧化发展,提升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致力于为老年人打造更加健康舒适、安全便捷的新型现代养老模式。

案例(二):保障房智能综合管理运营服务平台

关键词:人脸识别安全管理系统

核心技术:

①电动车智能检测技术;

②基于 Cat1 通信的智能门锁。

案例介绍: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信息化是政府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抓好住房保障信息化意义重大。针对保障性住房的各类政策支持及住房保障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应通过物联网、AI 人工智能+视频分析、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助力构建完善的保障房数字化监管与运营服务体系。

平台以 Cat1、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技术为基础,建设集智能识别身份认证、电子钥匙下发、开锁权限远程控制、人员出入统计分析、高频陌生出入告警、租金催缴等功能的保障房智能综合管理运营服务平台。平台可有效规范保障房使用,预防并及时发现保障房转租转借等违规行为,加强监管和服务水平。

该项目为珠海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建设一套人脸识别安全管理系统,来辅助公租房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项目管理,实现对公租房实际居住人的有效管控,防止违规转租、转借情况发生,更好的为独居老人提供人性化服务。


中环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名称:中环洁沈阳小蜂严选商城项目

关键词:垃圾分类、社区经济、智能回收

核心技术:

①数字化全链条跟踪技术;

②智能垃圾回收技术;

案例介绍:

项目结合垃圾分类工作的痛点、难点,针对低廉的回收价格、高昂的上门回收费用、复杂的积分兑换规则导致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热情较低的实际情况,推出了线上激励式商城——小蜂严选商城。

小蜂严选商城利用可回收物换会员的营销模式,采用社群经济运营“预购+自提”的模式,进入社区电商赛道,探索垃圾分类+社区零售业态,满足差异化可回收物投放需求,推动垃圾分类线上线下加速融合,自建商城平台,保证居民会员用户以进货价格购买到质优日用品,让居民在参与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既树立了绿色生活的理念,也得到了实打实的优惠和便捷。

通过全新的运营模式,主要实现了以下建设目标:

1)每月可回收物积攒量的要求提高了垃圾分类的精准度和分类效率;

2)增加了再生资源的收运量;

3)拓展垃圾分类参与人群覆盖面;

4)解决了小区部分老年人可回收物投放操作困难的问题;

5)垃圾分类智慧化、服务化,提升数字城市治理形象;


免责声明:

专题文内所刊载的文/图素材均由相关行业机构及企业提供,并授权展览中心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所涉内容及相关数据严谨性由相关单位负责,第三方平台如需转载,请与我方接洽授权或注明出处,否则转载至其他平台所引起的版权及一切纠纷由第三方平台自行承担。


想要了解更多成果案例,欢迎通过点击链接扫码的方式,预约参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城建展览展示中心,预约详情请点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3MDg3NzUwMQ==&mid=2247486793&idx=1&sn=9e95c7e77c8537668a82abaa75a38b05&chksm=ce865d1bf9f1d40d92064a514dccf77eb906b7f98c33016554b362602b945d6bc6aea01222e6&token=589161110&lang=zh_CN#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