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用主题展(深圳篇)——“智慧妈湾港”以自动驾驶技术为港口运输作业提质增效,降碳减排

选择字体:[ - - ] 来源: 展览中心 发布时间:2024-05-06 17:06:34 访问量:

编者按

深圳市作为新城建及智能建造的第一批试点城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立健全智能建造工作推进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紧抓技术创新、项目建设、产业培育和人才培养,推进管理制度创新,以先行示范标准打造智能建造深圳模式,奋力从“建造”迈向“智造”,由“试点”,迈向“示范”。


变聪明的老码头,展现智慧城市“新魔力”

烈日当空的午后,国际班轮停靠在码头,巨大的红色岸桥上正在有序地作业,为轮船卸下集装箱。岸桥下面,拖车排着队把集装箱运送到堆场,但整个现场都是静悄悄的,巨型岸桥上几乎看不到一个操作员的人影。

▲红色岸桥上正在有序作业(受访者供图)

在距离码头岸边1公里左右的智能操作中心,十余名远控岸桥司机透过显示屏,手持操作手柄,在操作台上远程操控岸桥,从船上抓取集装箱,精准地落在自动驾驶集卡车上,自动驾驶集卡车根据系统规划线路行驶到堆场,由自动化轨道吊完成堆场收箱作业。整个操作由招商港口自主研发的招商芯CTOS系统控制完成。

▲远控岸桥司机在智能操作中心远程操控岸桥(受访者供图)

这就是5G时代的智慧港口,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个5G绿色低碳智慧港口——妈湾港。

在妈湾港智能操作中心里,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岸桥司机需要像塔吊司机一样攀爬到设备顶端的操作室进行本地凌空作业,需要长时间保持低头弯腰的姿势在50多米的高空、聚精会神地操作集装箱的装卸作业。

如今,在码头操作系统的智能调度下,采用“远控”作业模式,岸桥司机后撤至智能操作中心进行远程操作,大幅改善了员工的作业环境,作业效率稳定高效,也更安全。此外,在堆场的自动化轨道吊区域,采用“自动化”作业模式。“现在一个人可以监控6台轨道吊同时作业,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大大降低了生产人员投入。”上述工作人员说。

妈湾港前身是一个传统散杂货码头,依托招商芯、人工智能、5G应用、北斗系统、区块链等智慧元素,升级改造为全新的智慧化码头。据妈湾港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妈湾港的岸桥单桥综合作业效率相比改造前提升约5%,场桥单桥综合作业效率相比改造前提升约50%,闸口通过效率较改造前提升约50%。

最直观的还是吞吐量变化,妈湾智慧港2021年6月投入使用,2022年全年吞吐量便同比增长25.8%至328万标准箱。

“妈湾智慧港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招商芯操作系统,打破了之前国外软件在码头生产管理系统的独大局面,在国内外码头成功推广应用,实现了我国港口系统的突破。”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港区拥有全国单一码头最大规模的无人集卡车队、全球首个具备实际作业能力的5G智慧港口水平运输场景。港区现有38台5G+自动驾驶集卡,全部采用“单车无人自动驾驶”操作。安装于灯塔上的5G基站,实现了港区5G信号全覆盖,为自动驾驶集卡提供了通讯保障。

▲5G+自动驾驶集卡正在作业(受访者供图)

越来越多5G应用场景在妈湾港的落地实现,映射的是南山加快新基建、推广新技术应用的迅猛步伐,这也是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来源:读创/深圳商报见习记者 张国锋

《打造城市智能体,南山展现智慧城市新“魔力”|南山高质量发展⑫》


项目名称:妈湾智慧港5G+自动驾驶应用

项目单位:深圳海星港口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海星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港口企业,经营范围包括港口装卸、堆存、仓储等。1990年10月28日正式开港,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根据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指引,依照《深圳港总体规划》和前海蛇口自贸区发展要求及招商局港口的战略部署,海星港口发展有限公司1-4#通用泊位整体升级改造为现代化智慧集装箱专用码头,以进一步优化深圳西部港区功能布局,适应船舶大型化需要。项目改造工作于2021年6月完成,正式投产。

公司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持续的实际行动,矢志在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产业发展,推动港口生态圈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项目关键词:自动驾驶 5G 水平运输 智能化 智慧港口

项目介绍:

深圳妈湾港在港区内部开展了自动驾驶集装箱水平运输作业试点应用,项目以码头自动驾驶集卡完整解决方案落地应用为目标,基于5G专网、北斗定位和视频回传系统的建设基础,配套创新研发的远程智能驾舱,通过自主研发的车队调度管理系统,实现自动驾驶规模化作业安全、高效、可靠。

妈湾港区应用场景图

应用实效:

实现传统码头开放场景下,码头自动驾驶水平运输有人集卡与无人集卡的完全融合,满足全天候规模化作业要求。

采用规模化远程监控1V4混行作业,缓解集卡司机用工荒,人力成本减少75%,自动驾驶综合作业效率持续提升,达到人工效率的86%。

规模化采用新一代电动集卡,将运输能源成本由燃油成本变为清洁的电力成本,实现零碳排放,助力绿色港口建设。

形成一套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普适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集装箱码头自动驾驶方案,既适用于新建的5G智慧港口,也支持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转型升级。

图|自动驾驶调度平台

采访问题:

1、项目的实施起始时间,目前是否完全投入运营使用,后续计划的持续发展周期。

项目计划实施时间为2021年6月-2024年1月底,已完全投入运营使用,后续持续保持当前的自动驾驶车辆运营规模并引入智能平板车测试项目。

2、项目覆盖的作业区域的面积,大概每年的(或月度)的货运作业吞吐量。

项目目前覆盖妈湾3、4号泊位,泊位800多米,纵深400多米,月度作业量约为15,000TEU。

3、有无关于绿色节能排放测算的具体数据对比。

项目全部采用新能源集卡,年替代电量42万千万时,节省柴油使用18万升,减少碳排放约470吨。